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教学大纲

当前位置: 首页>>教务下载>>教学大纲>>正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009版)

发布时间:2013-12-10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20593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英文名称morality and law basic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学 时:45(课堂)+9(实践课时)=54

学 分:3.0

适用对象:全校各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正式考查占70%)

先修课程:中学政治理论课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中宣部、教育部确立的“05方案”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是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属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它以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和法制观教育为主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很好地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体现了培养“四有”新人的要求。

英文简介

《Ideology morality and law basic》 is a course about Marxism and ideology morality educa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t is a required course,which belongs to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urses. It’s mainly about education of socialism morality and legal system,with a main line ofthe "eight honor and eight shame" outlook, the core ofIdeal and Faith Education, and the emphases of ideology morality education. The course embodie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ducational guideline of the Party and the requirement of bringing up citizens with lofty ideals, moral integrity, proper education and a sense of disciplin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

2、教学目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法纪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法纪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针对我校既属纪念性大学又是农业大学的实际,本课程将加强对大学生学农爱农、报国成才的教育,用廖仲恺、何香凝的爱国精神激励大学生勤奋学习,努力成才。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 论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绪论的学习,了解学习《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认清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做好承担历史使命的准备;明确高校的培养目标,了解现代人才的素质规格,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把握好人生发展新起点,掌握大学阶段成才的主动权,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渡过人生的新阶段,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学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农科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

2.现代人才的素质规格

3.大学生如何适应人生新阶段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1.主要内容

(1)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

(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4)培养优良学风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大学生活的三个变化、学习理念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重点把握大学生如何适应人生新阶段

(2)理解大学生活的三个变化

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

1.主要内容

(1)世界的时代特征

(2)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3)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4)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时代特征、人的历史使命的内涵、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人的历史使命的内涵,当代大学生肩负什么历史使命,认识这一使命的目的何在?

第三节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主要内容

(1)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2)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3)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与意义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重点把握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是贯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主线。

第四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1.主要内容

(1)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性质与任务及培养目标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与内容

(3)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和要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与内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大学生为何要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阅读有关参考书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运用、课堂提问,建立专业网站

(六)学习书目和参考资料

1.马克思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2.列 宁 《青年团的任务》

3.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4.毛泽东 《青年运动的方向》

5.邓小平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6.邓小平 《振兴中华民族》

7.《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六)思考题

1.面对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2.当代大学生要赢得未来竞争的胜利,需如何把握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3.结合个人实际谈谈应怎样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学习?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一)目的与要求

1.明确理想和信念对人生具有重要的作用,自觉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

2.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艰苦奋斗,把理想化为现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科学理想信念的确立

2、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1.主要内容

(1)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2)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理想信念及其对大学生成才的意义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理想信念的本质与作用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1.主要内容

(1)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2)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共同理想 马克思主义信念的确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把握科学理想信念是如何确立的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1.主要内容

(1)立足高远与始于足下

(2)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3)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重点把握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四)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实践教学方案一 理想信念的确立与人生规划

实践教学方案二 追寻成功者的足迹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与走访学校内的先进师生,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建立专业网站

(六)学习书目和参考资料

1.恩格斯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

3.邓小平 《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

(七)思考题:

1.理想和信念的特征及其作用是什么?

2.确立科学信念的途径有哪些?

3.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认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4.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了解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

2.明确新时期的大学生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追求真理,勇于创新。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2、新时期怎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3.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1.主要内容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与时代价值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把握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1.主要内容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2)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3)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4)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新时期怎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1.主要内容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3)增强国防观念

(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国防观念、国家利益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把握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四)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实践教学方案一 感受革命先辈的爱国精神

实践教学方案二 今天我们怎样爱国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分组讨论、建立专业网站

(六)学习书目和参考资料

1.邓小平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江泽民 《在党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3.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4.邓小平 《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七)思考题:

1.怎样认识和理解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2.为什么说爱国主义是当代青年思想的主旋律?

3.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怎样成为坚定的社会主义爱国者。

4.怎样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精神?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一)目的与要求

1.明确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正确的人生观,把握其内容和要求及其对人生的意义;

2.培养科学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挫折;

3.掌握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条件,在履行人生责任中创造崇高的人生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人生目的的选择

2.如何对待命运

3.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教学时数:6学时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主要内容

(1)世界观与人生观

(2)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3)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世界观、人生观、人生目的、人生态度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正确把握人生的追求与选择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主要内容

(1)价值观与人生观

(2)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3)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4)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价值观、人生价值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重点把握怎样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1.主要内容

(1)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2)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3)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人生环境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把握如何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四)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实践教学方案 奉献爱心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分组实践、建立专业网站

(六)学习书目和参考资料:

1.列 宁 《伟大的创举》

2.毛泽东 《实践论》

(七)思考题:

1.人生观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什么?

2.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对待人生的命运?

3.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大学生应怎样实现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一)目的与要求

1.认识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实现德治方略的重要步骤,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明确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以德治国的具体表现;

2.大学生应自觉恪守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努力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

2.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基本要求

3.选择良好的道德行为,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教学时数:6 学时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1.主要内容

(1)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2)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3)道德的历史发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道德的起源、本质与功能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道德的内涵与本质,道德的功能与发展规律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1.主要内容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3)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1.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重点把握社会主义道德为何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如何理解集体主义原则的内涵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主要内容

(1)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3)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把握为何将诚实守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大学生如何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四)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实践教学方案一 礼仪修炼

实践教学方案二 感受责任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分组实践、多媒体运用与建立专业网站

(六)学习书目和参考资料

1.毛泽东 《为人民服务》

2.刘少奇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若干问题的决议》

(七)思考题

1.结合社会现实,谈谈你对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规范和要求的理解。

2.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反对个人主义?

3.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公共生活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道德和法律是维护公共生活的最基本的手段 ,在公共生活中知荣明耻,自觉履行道德和法律的义务是锤炼人的思想品德,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公共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必然要求;

2.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特点和要求,自觉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自觉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规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公共道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2、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3、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

教学时数:4 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1.主要内容

(1)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2)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3)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公共生活、公共秩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道德与法律是维护公共秩序的两个基本手段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1.主要内容

(1)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3)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4)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社会公德、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把握社会公德的内容及其实践与养成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1.主要内容

(1)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

(2)公共生活中相关法律规范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法律规范的作用与基本立法精神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把握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与基本立法精神

(四)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实践教学方案 一桶天下与团队精神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分组实践、多媒体运用与建立专业网站

(六)思考题:

1、当代公共生活有那些特点?

2、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3、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七)学习书目和参考资料

1、《中共中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2、胡锦涛:《在省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4、《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游行示威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7、《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职业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领域的道德和法律。大学生除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和公共生活中的法律外,还要认真学习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活中的法律知识;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正确认识和对待爱情;了解和掌握道德和法律对婚姻家庭的基本要求,为走上工作岗位、解决好立业成家的人生重要课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原则

2.职业生活中的法律原则

3.恋爱中的道德要求

4.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教学时数:5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1.主要内容

(1)职业与道德和法律

(2)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3)职业生活中法律的要求

(4)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职业道德、职业生活中法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职业道德的要求与职业生活纠纷的处理

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1.主要内容

(1)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3)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择业观、创业观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重点把握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1.主要内容

(1)爱情与人生

(2)婚姻与家庭

(3)家庭美德

(4)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情爱道德与家庭美德、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大学生如何处理好情感关系

(四)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实践教学方案 打工体验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课堂讨论、多媒体运用与建立专业网站

(六)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如何理解劳动者的法定权利与义务

3、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你打算热和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4、应当如何认识爱情与人生

5.我国婚姻法有哪些基本原则?

(七)学习书目和参考资料

1、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

2、胡锦涛:《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会时的讲话》

3、胡锦涛:《在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认识法的本质,了解法的职能及相关基础知识,从而增强法律意识和学法、用法的自觉性,为弘扬法治精神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与知识基础。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法的本质及法的定义

2、社会主义法的创制与实施

3、法律素质与法律观念

教学时数:6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1.主要内容

(1)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内涵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我国社会主义法的运行

(4)依法治国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社会主义法的内涵、法律体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体系与运行

第二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1.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

(2)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民主与法治、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树立的观念,正确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三节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1.主要内容

(1)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2)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3)履行维护国防安全的义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新的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把握新的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大学生如何履行国家安全的义务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1.主要内容

(1)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2)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法律思维方式、法律权威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重点把握如何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四)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实践教学方案 感受法律思维

实践教学方案二 养路费要不要征用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课堂讨论、多媒体运用与建立专业网站

(六)思考题

1.法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

2.我国社会主义法有哪些基本职能?

3.什么是法律意识?大学生如何增强法律意识?

4.什么是法的创制?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如何创制的?

5.什么是法的实施?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方式有哪些?

6.如何理解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7.如何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8.大学生应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七)学习书目和参考资料

1.《法律基础教程》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法部法制宣传司组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法学基础理论》 卢云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法理学》 孙国华,朱景文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5.邓小平:《民主和法制两手都不能削弱》

6.邓小平:《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

7、胡锦涛:《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宪法的含义,认识宪法的实质,掌握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明确我国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明确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2.了解我国重要的实体法制度和程序法制度,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并在实践中养成尊纪守法的习惯,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2.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教学时数:6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1.主要内容

(1)宪法的概念、特征和原则

(2)我国的国家制度

(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4)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宪法的概念、特征和原则,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把握我国宪法的特征与基本原则,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1.主要内容

(1)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2)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3)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

(4)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行政法律、民事法律、经济法律、刑事法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重点把握行政法的概念和原则、民法的概念和原则、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与刑事法律制度

第三节 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1.主要内容

(1)诉讼关系的法律调整

(2)诉讼法的共有原则

(3)诉讼法的特有原则

(4)诉讼主体的权利义务

(5)诉讼的管辖和程序

(6)我国的仲裁法律制度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诉讼法、诉讼主体的权利义务、诉讼的管辖和程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重点把握我国程序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四)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实践教学方案 隐私权的判决

实践教学方案二 清理与展示侵犯知识产权物品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课堂讨论、多媒体运用与建立专业网站

(六)思考题

1、如何认识我国宪法的特点和原则?

2、如何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我国有哪些实体法制度?

4、举例说明依照程序法律维护合法权益的意义?

(七)学习书目和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法》

7、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 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中宣部、司法部编选组:〈邓小平论民主法制建设〉,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9、胡锦涛:《在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本课程着重研究与大学生成才有关的思想道德与法纪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求知、心理道德、爱国、理想信念与法纪等方面的修养。本课程为3学分,总课时为54课时,其中理论授课45课时,实践教学为9学时。各章教学时数分配如下: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实践

其他教学环节

绪论

3

3

第一章

4

2

6

第二章

5

2

7

第三章

6

3

9

第四章

6

6

第五章

4

4

第六章

5

5

第七章

6

6

第八章

6

2

6

合计

45

0

9

54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1.国家教育部主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2.曾学龙、邓建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指导》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年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网站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zhku.edu.cn

4、其他参考资源见每章学习书目和参考资料

七、其他说明

大纲修订人:王冬梅 曾学龙 修订日期:2007-8-23

大纲审定人:曾学龙 审定日期:2007-10-23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

2006年9月按照新教材第一次制定

2007年3月第2次修订

2007年10月第3次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