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班学员在汶川地震遗址等地进行实践研修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5-07-17   浏览次数:

7月13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赴四川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研修班一行40人,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蔡立彬、副院长秦抗抗的带领下,从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出发,驱车2个多小时前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民族进步模范集体、四川省十大红色地标的汶川县映秀镇和位于广汉市的三星堆博物馆进行现场教学。

映秀镇位于汶川县东南部、四川省西南部,是川西平原进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门户。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映秀镇南方向约11公里处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该镇在地震中几乎被夷为平地,这场地震是中国近30年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地震之一,令全国震动、世界震惊,成为中华民族的创巨痛深的“心殇”,亦写满了悲壮与大爱。在汶川地震遗址现场,学员们亲身感受“红色文化”与“抗震精神”的独特魅力,了解了映秀镇发展的历程,目睹了该镇涅槃重生的硕果,领会了“用生命挽救生命,用泪水抚慰泪水”的境界,心灵受到了震撼,思想受到了洗礼,精神得到了升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有了更透彻的领悟,对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三星堆博物馆于1997年建成并开放,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角,是一座现代化的专题性博物馆。展馆面积近12000平方米,博物馆分为两个展馆,1500多件(套)新老文物,其中,凸眼巨耳的青铜纵目具、通高2米多的青铜大立人像、近4米高的青铜神树、金面具、金鸟形饰、铜扭头跪坐人像以及关于鱼凫蚕丛的神话和传说,充满神秘色彩,展现了四千多年前的文明成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等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考古实证。在现场教学过程中,研修班成员进一步了解了历史文化遗址发掘研究、文物保护修复等情况,进一步认识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现场教学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将一天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梧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在思政课程中讲好红色故事,讲深抗震精神,讲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实质,讲活“中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道理哲理学理。

关闭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东沙街24号行政楼(海珠校区)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从八路1188号刘宇新楼(白云校区)

邮编:510225,E-mail:skb@zhku.edu.cn,电话:020-89003211

版权所有: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