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2日上午十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在学院会议室召开课程建设讨论会,本次讨论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蔡立彬教授主持,会上,蔡院长强调“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对课程教师提出政治站位要强、师德师风优良等要求,本次讨论会围绕两个议程开展。
第一议程是春季学期课程教学安排工作。蔡院长要求提前做好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上好第一堂思政课的准备工作,根据党委书记、校长的时间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对于“形势与政策”课本学期教学工作,提出要提前备课、合理排课、教法创新等要求。要紧锣密鼓、抓紧做好全校备课会的筹备工作,组织专兼职“形势与政策”课任课教师学好教育部办公厅即将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2021年上辑)》;要紧跟国内国际形势,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加强学术研究,丰富教学内容,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形势与政策”》课。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弘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和业务工作水平,着力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政治认同。
第二议程是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讨论。蔡院长提出,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的各位教师需齐心协力,争取早日完成省级质量工程、省一流课程的申报、建设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秦抗抗副教授也提出,当前课程教学使用的网络平台存在很多亟需改善的地方,要建设省级一流课程,当前的易班平台资源还不够,要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推动课程在线教学的开放与共享。本教研室各位教师也对这门课程的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当前“形势与政策”》课建设主要存在课程特色不够、内涵建设不够、成果意识不强等问题。对于今后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教师们提出,首先要整合教师队伍,加强凝聚力、战斗力;其次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对“形势与政策”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再次要推动课程创新,结合学校特色开设特色专题,构建“1+2+X”教学模式,将被动授课转化为主动教学;最后要提高教学成果培育意识,为省级一流课程、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和建设积累丰富成果,打下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