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1~22日,冬至佳节之际,校党委副书记邱亚洪带领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全体党员赴广东乐昌,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探访抗战时期仲恺办学旧址、重走红军险路、参观坪石战役朱德陈毅指挥部等实地情景教学,全体党员同志重温我校“注重实践、扶助农工”办学的初心,进一步牢记为党育才的为师之道。校党委组织部部长黄碧珠、宣传统战部部长曾献尼也随队前往。
21日下午2点左右,邱亚洪副书记带领全体党员来到乐昌市张溪街道桂花村,探访抗战时期仲恺办学旧址。据当地县志和广州档案馆保存的我校相关资料记载,1940年9月,接校长何香凝先生工作指示,临时寄居澳门的师生以及在香港招收的几十名新生,越过敌占区的封锁线,步行到达惠阳、葵涌、淡水、紫金、河源,抵忠信后,搭车经江西龙南、定南和广东南雄、韶关等地,最终抵达乐昌。至此,我校迁至乐昌县桂花村,并在此坚持办学长达3年9个月,学生共计200余人。
在88岁高龄的知情人杨亚安老人家中,全体党员认真聆听老人口述当年仲恺农工学校在桂花村的艰苦办学经历。据述,当时一位姓欧阳的女教师带着4位女同学租住在杨亚安老人家中。由于办学条件简陋,师生们用杉木皮和茅草等搭建的房子曾因失火重建过一次。时年10岁左右的杨亚安老人,对师生们的情况记忆犹新。他说,当时校内有很多20~30岁的学生,师生们在此种桑养蚕,种植蔬菜和其他农作物,师生们后来还买了一头牛,这头牛还经常与村民的牛打架。听着老人的叙述,大家都仿佛回到了那段艰苦办学的峥嵘岁月,深深感受着仲恺人扶助农工、教育救国的历史责任感和浓浓的家国情怀。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中共党史的叶芳博士也在现场,为党员教师和当地村民介绍了当年仲恺在此地办学的前因后果。
目前,仲恺师生寄宿的旧址等已被挂牌保护,全体党员沿着崎岖的山路、蜿蜒而上,探寻位于山坡上的仲恺办学旧址。沧海桑田,青山依旧。办学旧址之上,年份久远,苍翠挺拔的青松矗立如诉,当年用杉木皮和树枝搭建而成的教室和办公室已经不复存在,操场已经种上了庄稼。邱亚洪副书记表示要注重相关遗迹保护,并嘱咐党员同志要认真严谨地研究仲恺艰苦办学历史,充分准确地挖掘其精神内涵和现代价值。据校友介绍,当地政府正积极筹措将我校在乐昌的办学旧址与中山大学坪石办学点等合并一起创建研学基地,让更多粤港澳青年在走访中感知这段三地共同办学的教育史和抗战烽火岁月。
下午4时,邱亚洪副书记带领全体党员来到来到广东党史教育基地龙王潭红色文化教育基地。1934年,红一军团在聂荣臻带领下长征经过此地,前往九峰山与敌人作战,留下长征途中作战的史迹。在聆听红色事迹、高唱《我和我的祖国》、重走红军长征险路之后,党员同志们倍受感染,深知正是红军英烈用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国旗,用他们的生命为新中国奠基,我们更应不忘党的初心使命,牢记为师之道,踏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2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党员继续驱车北上参观了乐昌坪石红七军烈士纪念馆、坪石战役朱德陈毅指挥所、太平天国女将洪宣娇大败清军遗址等地。
在此次主题教育活动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党员坚持“边学习、边实践”,在学习中见行动,在学习中见成效。党员同志白天寻办学旧址、走长征险路,让精神接受洗礼和淬炼;晚上大家还开展了教学观摩、科研汇报等丰富而精彩的教学科研活动,老师们还围绕仲恺精神的当代传承进行了精彩的演讲。
通过这一系列的党员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学院的凝聚力,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