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行政楼西704会议室召开了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翁礼成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蔡立彬、副院长秦抗抗及马院全体教师党员出席了本次会议。
首先,翁礼成书记带领大家学习了2019年11月18日由《学习时报》刊发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九个首次”》一文,内容包括: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用一次党的中央全会专门研究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首次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之间的关系;首次从13个方面凝练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显著优势;首次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步走”总体目标;首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起四梁八柱作用的制度明确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首次明确党的领导制度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统领地位;首次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作出重要拓展和深化;首次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明确为一项根本制度;首次明确了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定位等。接着,蔡立彬院长结合参观辉煌七十年展览的经历,从全国政协选票中我校首任校长何香凝先生的选票出发,阐述十八大以来,我国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得益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在新时代增强党员干部的制度自信,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宗旨,坚决与干涉我国内务的行为作斗争。秦抗抗副院长指出党的十九大四中全会通过了一项重要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作出重要判断和明确定位,即“三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这一判断和定位,有利于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都充分的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当前推动我国各项事业进步的基石与保障。
另外,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张齐学的学习体会谈到,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定能将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内容处处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的伟大情怀;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积极学习相关理论,帮助学生成长成才。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文娟也谈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坚持守正中创新,创新中守正,全面总结了我国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创新理论,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了制度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