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落细落实的关键一环,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经。为加快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提升教师教学能力,12月17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九占教授主讲德新讲坛第二十九讲,做“一流课程建设、应用与申报操作实例”的专题辅导。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蔡立彬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专题辅导学习。
辅导会上,吴教授引入广东省教学创新大赛案例,主要从一流课程建设要领、一流课程应用要义、一流课程申报要诀三个内容展开阐述。他着重强调,一流课程建设的要领体现在“两性一度”的高质量要求,将教学内容体系变成问题体系、再转化为价值体系和评价体系。课程改革的内容要体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要让老师和学生跳起来才能够得着,才能真正把“水课”转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
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设中,吴教授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回望江山”课程教学经验为例,带领与会教师在线上资源、课程活跃度、学习管理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吴教授认为,一流课程的应用要义关键在于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慕课、翻转课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社会实践等途径和方法来实现,方能真正达到“学生自律”“教师自觉”“课程自信”。从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的角度看,选择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与混合教学方法,更能实现教学模式的结构性变革,进一步扩大课程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如何进行一流课程申报这个问题上,吴教授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讲解,从申报推荐的基本要求、推荐原则等方面分享了申报的具体做法、经验体会,充分体现了其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勇闯实干的开拓精神。
蔡立彬院长表示,吴教授的专题辅导深入浅出,使参会教师深受启发、获益匪浅。我院将以此次辅导学习为契机,积极开展一流课程建设工作,真正在课程建设的质量上彰显高阶性、在教学形式与平台选用上体现创新性、在精心备课讲课中实现挑战度,提升课程建设在地方农业院校的引领作用,促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