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新讲坛第五十一讲在海珠校区508会议室开展。本次讲坛特邀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中源教授开展关于项目申报的辅导报告。报告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蔡立彬主持,副院长秦抗抗及部分老师聆听了报告。
赵中源紧密围绕项目申报的关键要点展开,结合自身丰富经验,深入阐述了“为什么要做科研”,强调科研对于教师个人成长、学科发展以及社会贡献的重要意义,鼓励老师们积极投身科研项目申报。在“科研课题的申报”环节,赵教授更是倾囊相授。他指出,选题是关键,应以问题为导向、用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关注新时代社会的热点、重大问题,从小切口、真问题、把准脉、新话语确保选题具有敏感性、时效性、预见性、独特性、持久性;论证部分要逻辑严密,对研究背景、目的、方法、预期成果等核心要素要有清晰且深入的阐述,同时注意格式、措辞表述等技术性细节;科研团队组建同样不容忽视,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只有具备有内核、长期稳定、方向明确、志趣相投等特质,才能在项目研究中发挥协同优势,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赵中源还对现场老师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书进行了细致的指导,从选题的创新性、研究内容的完整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等多方面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
参加辅导报告的老师们纷纷表示,赵中源的报告主题突出、案例详实、干货满满,从理论到实操,全方位为大家的项目申报提供了指导,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对提升自身项目申报能力以及推动后续项目申报工作具有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