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联动多方驰援受灾企业 助力石角镇农业产业破局升级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科技特派员团队携手清城区工信部门帮扶中裕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5-04-29   浏览次数:

2025年4月27日,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中裕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黄瓜种植基地内,一场由科技特派员团队、农业专家与政府部门联合开展的“灾后帮扶行动”正在紧张进行。受近期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影响,该合作社200余亩采用钢结构搭建的塑料膜大棚遭强风大面积损毁,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万元。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科技特派员团队负责人许二梅副教授收到企业受灾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协调资源,联合农业专家、清城区工信部门深入一线,为受灾企业纾困解难,并谋划全产业链升级路径。

风雨无情多方联动急驰援

近期的极端天气导致中裕农业合作社大棚严重损毁,黄瓜秧苗面临二次灾害威胁。作为对口帮扶该企业的科技特派员团队负责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科技特派员许二梅副教授迅速反应,在得到企业受灾后的当天下午立即邀请该校农作物灾害防控专家郑奕雄教授团队赶赴现场,同时联动清城区工信局总经济师王红、农业农村股股长甘媛等组成联合工作组,实地勘察灾情。

在受灾基地,工作组详细查看大棚倒塌面积、设施损毁程度及作物受损情况,指导农户通过影像记录、损失清单编制等方式完善保险理赔材料,联动清城区工信局梳理农业保险理赔、灾后补贴申领流程。“必须最大限度减少农户因灾返贫风险。”王红总经济师在现场强调。

科学施策:重建方案聚焦“可持续性”

在实地勘察中,科技特派员团队针对企业需求提出分阶段建议:一是短期应急:指导农户受损结构安全拆除等标准化操作,避免次生损失;二是中期重建:提供抗风等级较高的新型大棚设计参数;三是长期升级:结合“百千万工程”政策导向,建议将深加工车间建设纳入重建规划,预留产业延伸空间。

政校协同:从“灾后止损”到“产业增值”

除灾后重建外,科技特派员团队更着眼长远发展。中裕合作社此前以黄瓜鲜果销售为主,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不足。许二梅科技特派员团队与工信部门现场召开研讨会,提出打造“种植—深加工—品牌营销”全产业链:一是提供科技帮扶种植全过程,确保收成有保障,二是深加工突破:开发黄瓜脆片、酵素饮品等黄瓜深加工产品,对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研发支持;三是品牌化路径:依托“石角黄瓜”地理标志申报,设计特色包装,走品牌朔源提升产品价值;

在广东“百千万工程”深化实施之年,科技特派员制度正彰显其“桥梁”价值——既解燃眉之急,更谋长远之策。中裕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破局之路,或为县域农业现代化提供一份鲜活注脚。

关闭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东沙街24号行政楼(海珠校区)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从八路1188号刘宇新楼(白云校区)

邮编:510225,E-mail:skb@zhku.edu.cn,电话:020-89003211

版权所有: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